学生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园地

日新读书会 《中庸》导读

今日导读师:

卞景,中国哲学博士,中国武术学院讲师。

《中庸》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的子思所作,是儒家的重要典籍。宋儒将《中庸》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为历代儒生必读之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

一、“中庸”的涵义

中庸不是平庸,也不是折中主义。程子对中庸的注解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是不偏不倚的意思,庸是平常恒定的意思,中庸即是天下之恒常正道。为人处世要把握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恰如其分,这看似普通容易,却是很难达到的,往往不是做过头了,就是有所不及,总会有所偏差,得有极高的智慧和修养才能合乎中庸。所以书中感叹道:“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天下国家甚至可以均衡地治理,爵禄也可推辞,白刃凭血气之勇也可以去践踏,但中庸是很难做到的。孔子也十分推崇中庸,讲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他把中庸看做是最高的德行,但天下老百姓都很已经很久地偏离中庸之道了。孔子还以中庸之道来区分君子和小人:“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君子是奉行中庸之道,时时把中庸当做立身处世的准则,处事谨慎公允,而小人是肆意妄为,见利忘义,无所顾忌,经常会违背中庸之道。

二、中庸的理想境界:中和

《中庸》着重阐述了“中和”的思想: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人的情感未发之前,内心寂然不动,没有喜怒哀乐,这种状态就叫做“中”,这是道之体。如果情感抒发出来,都恰到好处,无过与不及,合乎中道,这就是“和”,这是道之用。“中”是天下事物的根本,“和”是天下万物通行的大道。达到了中和的状态,天地则各安其位,运行不已,万物自然化育,生生不息。可以说,天地万物的运行、化育,都是需要在“中和”的状态下才能顺利地演变,而人也要达到中和,才能实现生命的完善。

中和的思想,渗透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比如,中医注重养身,十分强调中和的重要性,七情六欲都不能过分,过喜伤心,过怒伤肝,过悲伤肺,情绪平和才能保障身心的健康,包括饮食、起居、劳作,也都是适可而止,有所节制,不能过分,要保持中和。还有练习武术,也追求达到中和的状态,如太极拳,从身体动作而言,要求尾闾中正,虚领顶劲,不偏不倚,保持中正的姿势,时时做到中正安舒,和谐自然。形意拳讲究内三合与外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身心内外协调一致,达到中和的境界,才能获得上乘功夫。

三、中庸的实践途径:诚

《中庸》对“诚”推崇备至,以“诚”来贯通天道和人道,实现中庸之道: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中庸》认为贯通天道和人道的就是“诚”,天地运行不息,生生不已,从来不出差错,真实无妄,这就是诚的体现。儒家是追求天人合一的,人道也要符合天道,也得效法天地,达到诚。至诚之人,不用勉强,也无须思索抉择,就能自然而然符合中庸之道,智慧也很通达,这就是儒家所追求的圣人了。而普通人,不能自然而然地做到诚,那么既要去做诚的功夫——“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按照圣贤的教导,选择善的思想和行为,坚定地执守,时时涵养,久而久之,也就能自然地达到“诚”的境界,符合中庸之道了。

《中庸》还认为,由至诚而明德,是圣人的自然天性,而普通人通过学习,也可以由明德而后至诚:“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唯有达到天下至诚的圣人,才能够极尽自己的本性,进而通达众人和万物的本性,就能辅助天地生养万物,治理天下万民,使得万物各安其位,各遂其性,人也可以与天地鼎足而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