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园地

日新读书会 《老子》导读

今日导读师:

卞景,湖南长沙人,哲学博士,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武术学院讲师。

各位同学好,很高兴带领大家进行日新读书会第四期的学习。本期读书会的主要内容为《老子》概说与文本解读。

老子

老子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上下篇,共五千多字,虽然文词简约,却富有深意,充满智慧,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子把道当做天地万物的本源,认为道法自然,治理人类社会也要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由此而衍生出清静无为、贵雌守柔、谦下不争的处世哲学。老子喜欢以水论道,今天就来读《老子》中与水有关的两章内容。

一、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②,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③。夫唯不争,故无尤④。(八章)

①几:近。

②渊:深远,沉静。

③时:时机。

④尤:怨咎。

老子高度赞扬了水之德,认为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润泽天下,使自然万物获得利益,但不与之争利,甘居卑地,谦下自处,与道的品德最为接近。道生养万物,也是“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弗居”,是自然无为的,不居功自傲,而水具正是具有类似的品德,人也要它学习,从中体悟大道,增长智慧。老子在六十六章也说道:“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的位置,万川归之。人类社会亦如此,一个虚怀若谷、心胸宽广的人才能为众所推崇。

老子接着又说,人应该如水一样,“居善地”,善于谦下自处而甘居卑地;“心善渊”,心境如水一样深沉渊默,洞鉴幽微;“与善仁”,乐善好施,惠及天下,如水滋养万物,仁爱生命;“言善信”,说话如雨水一样遵守信用;“正善治”,为政善于治理社会,像水一样能够哺育万物;“事善能”,做事通达,像水一样能够润泽天下;“动善时”,行动善于把握时机,如水一样及时而动。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这些,与世不争,那便是永无过患而安然处顺。

二、

柔弱胜刚强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七十八章)

水是最柔弱的,随圆而圆,随方而方,但它却能怀山襄岭,穿石销金。滴水长年累月,也能够洞穿巨石,洪水泛滥时,淹没田舍,冲毁桥梁,任何坚固的东西都抵挡不了。“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四十三章)水性至柔,却能无坚不摧。柔弱还体现了绵绵不绝的生命力,“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七十六章)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的时候就僵硬了,草木生长的时候形质是柔脆的,死了的时候就变成干枯了。在老子看来,柔弱的东西,由于它的含藏内敛,往往较富有韧性;而看起来刚强的东西,往往张扬暴露而不能持久,过刚易折。老子从万物的活动观察到物理之恒情,总结出“柔弱胜刚强”的道理,提倡“贵柔守雌”的处世哲学。

“柔弱胜刚强”的思想还运用到中国武术之中,尤其是太极拳,如《打手歌》中所讲:“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在技击时守柔处雌,以静制动,借力打力,后发制人,最终能以柔弱胜刚强。太极拳的练习强调用意不用力,动作柔顺,圆活轻灵,“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处处强调松柔,而“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刚柔相济,从而生出非凡的技击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