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动态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 北体大学生“以武会友”收获一等奖

      11月2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武术比赛中,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大三学生董升在男子传统软器械(九节鞭)比赛中夺得一等奖,与北体大队友罗嘉豪在本届运动会总共取得了一个一等奖和三个二等奖的成绩。在运动会的舞台上,两位北体大学生和全国各地的民间高手“以武会友”。

379d931e792b4e709bf7155cc2bd8e1a.jpg

董升

本届运动会北京市代表团民族武术队由罗嘉豪和董升组成。两人均为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学生,罗嘉豪是大四学生,董升为大三学生。两人从去年的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始,为本届运动会进行备战。在11月24日比赛中,罗嘉豪通过一套八极拳,荣获本届运动会男子传统一类拳二等奖,董升通过一套劈挂拳摘得本届运动会男子传统二类拳二等奖。11月25日,罗嘉豪在男子传统双器械双刀比赛中再次获得二等奖。董升则在男子传统软器械九节鞭比赛中获得9.31分,勇夺一等奖。

据董升介绍,这不是他第一次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登上最高领奖台。在四年前的第十一届运动会,当时读高二的董升就代表安徽省代表团拿下九节鞭一等奖。四年后,作为北体大武术学院的学生,董升对自己在本届运动会的表现有极高期待。

在首日劈挂拳获得二等奖后,董升直言不满意,期待在软器械项目凭借九节鞭冲击一等奖。“九节鞭对于自己而言是优势项目,我在上一届也是九节鞭的冠军,期望值也比较高。我在日常的训练当中,九节鞭练得比较多,对自己也比较有信心。”董升说。

c7bbeda1842e4a17a86829641b4ca2ba.jpg

罗嘉豪

罗嘉豪来自山城重庆,董升来自安徽,两人都是幼年时习武,一路走到北京体育大学的武术殿堂。回忆自己的习武之路,罗嘉豪坦言吃了不少苦,但对中国武术的热爱一如既往。“我五岁练习武术,开始是为了强身健体。在进入北京体育大学后,自己有了很大的进步。”罗嘉豪说。

曾经有北京体育大学毕业生调侃,称北体大只有练的概念,没有学的概念。罗嘉豪说,他从北体大学到了很多武术相关知识。“除了武术训练,我们会学习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还有运动训练学等等。这些知识能够在专业训练中,带给我们很大的提升。学校也希望我们能把这些知识能传播出去。”罗嘉豪说。

外界对中国武术的普遍印象,就是师傅带徒弟的门派观念。罗嘉豪介绍,他来到北体大,就像来到武术最高殿堂,是来“以武会友,教学相长”的。“北体大的老师们都有各自特别擅长的地方,你在上课时,他们特别愿意帮助你。只要你自己肯钻研,他们也特别愿意教你,不是像民间的那样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北体大的学武环境很开放,大家都希望武术发展更好。”罗嘉豪说。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就是董升、罗嘉豪与各路高手进行交流,“以武会友”的最好舞台。董升表示,运动会期间,他通过观看比赛和其他选手交谈,与各拳种进行交流。“我练竞技武术也练传统武术。这次看到了更多传统武术的兵器或者是拳类,这都是自己能长知识的地方。”董升介绍。

为了这次运动会,董升和罗嘉豪专门为制作了真丝比赛服装。“我的比赛服装上绣了飞龙的图案,罗嘉豪是绣的白虎图案。”董升说。“服装上的图案是我们设计的。我是希望通过老虎的图案,凸显出我们八极拳的刚猛特点。”罗嘉豪说。

本届运动会,董升和罗嘉豪为北京市代表团带回一个一等奖和三个二等奖。董升认为,除了奖牌,他收获了更多。“从小我因为喜欢武术而练习。到了北体大,我学习到更多的理论知识。这次比赛让我更加了解了武术,了解了每个项目的理论知识,再去配合上这种练习,让自己会更通透,会更了解每一个动作的含义。”董升说。

目前罗嘉豪已经是北体大的大四学生。谈到对未来的期待,罗嘉豪说,他不会离开武术这个行当。“外界都挺期待我们武术专业学生可以将民间武术发扬光大。而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承是需要长期性的投入。我希望我以后能回我的家乡,就从小的地方开始,能把中国武术慢慢传承下去,看自己能不能一步一步走起来。”罗嘉豪说。

图文来源 | 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