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教研室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概况» 机构设置» 民族民间教研室

吕韵钧





 吕韶钧,男,196311月生,1986年北京体育学院武术系获学士学位,毕业留校工作至今。中国共产党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术八段。1997年获硕士学位;2011年获博士学位。现任职于北京体育大学民族民间体育教研室主任,国际龙狮运动联合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龙狮运动协会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委员。被聘为北京市社会科学普及教授团成员,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健康促进会理事、北京市群众文化学会特聘专家、北京出版集团健康专家宣讲团特约专家等社会兼职。

任职情况

任教至今,主要承担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课,本科专业必修课、选修课,以及专项俱乐部训练等课程。

曾任北京体育大学武术队主教练,菲律宾国家武术队主教练等工作,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武英级运动员,多次在国际、国内的武术比赛中获得单项冠军。曾出访美国、日本、菲律宾、尼泊尔、匈牙利、尼日利亚等国讲学任教。多次担任舞龙舞狮,以及武术的总裁和裁判工作。参与武术、健身气功、舞龙舞狮,以及中老年人健康促进多项社会兼职活动。

曾获教育部科技成果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北京体育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北京体育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科研成果

目前主要的研究领域:太极拳的科学化、社会化发展研究;武术文化学研究;中国舞龙舞狮的课程建设;传统身体训练的科学化研究等。参加过《舞龙运动教材》、《中国武术大百科全书》、《中国武术段位制教材》、《全国武术馆校教材》、《武术理论基础》、《全国中等体育学校武术教材》、《健身太极剑》、《看图学太极系列丛书》以及《24式太极拳提高捷径》等教材和书籍的编写工作,特别是《舞龙运动教材》,更是填补了舞龙运动学科理论研究的国内空白。

一篇论文入选1998年第十三届亚运会体育科学大会;两篇论文入选2000年第二十七届悉尼奥林匹克体育科学大会;三篇论文入选2000年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一篇论文获得2003国际武术论文报告会一等奖;在全国核心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并参与的省部级多项课题。

近五年来,在科学研究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主要围绕着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且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好评。其中,完成4项国家级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0余部;发表专著及教材11部,其中独著2部,主编9部;参与学术会议6次,其中独立完成5项会议报告。

     吕韶钧:

  

 
 
科研成果
参加过《舞龙运动教材》、《中国武术大百科全书》、《中国武术段位制教材》、《全国武术馆校教材》、《武术理论基础》、《全国中等体育学校武术教材》、《健身太极剑》、《看图学太极系列丛书》以及《24式太极拳提高捷径》等教材和书籍的编写工作,特别是《舞龙运动教材》,更是填补了龙狮运动学科理论研究的国内空白。
一篇论文入选1998年第十三届亚运会体育科学大会;两篇论文入选2000年第二十七届悉尼奥林匹克体育科学大会;三篇论文入选2000年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一篇论文获得2003国际武术论文报告会一等奖;在全国核心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并参与的省部级多项课题,其中,完成4项国家级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0余部;发表专著及教材11部,其中独著2部,主编9部;参与学术会议6次,其中独立完成5项会议报告。
1、完成的国家级课题
12008奥运攻关课题“散打运动员在保持最佳竞技状态下减控体重的方案”课题负责人(批准号:06080
2)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健身气功辅导人员资质评价体系的研究”课题负责人(项目编号:849SS05112
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8年奥运会后我国区域社会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第三作者(批准号:08BTY014
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我国民族民间体育的文化本源及当代诉求问题研究”课题负责人(批准号为:10BTY014
2、发表的学术论文
1)吕韶钧、竺玉明:2007年、“从科学自然观的形成,看中西方身体训练的差异”《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复合影响因子:0.971;综合影响因子:0.5512007年第四期(552-554)。
2)吕韶钧“民间舞狮习俗与中国传统文化探微”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复合影响因子:0.971;综合影响因子:0.5512008年第十期。
3)彭芳、吕韶钧、孙富强:2009年,“武术拳种的理论阐释”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复合影响因子:0.971;综合影响因子:0.5512009年第十期(29-31)。
4)吕韶钧;陈国荣;竺玉明;朱瑞琪;王瑜;段全伟:2010年,“高住高训低练对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复合影响因子:0.971;综合影响因子:0.5512010年第四期(56-59)。
5)吕韶钧,2010,“中国民间舞狮习俗的文化观照” 《民间文化论坛》(复合影响因子:0.560;综合影响因子:0.3012010年第三期(68-75)。
6)吕韶钧,2011年,“试论龙舟竞渡文化的精神内涵”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复合影响因子:0.246;综合影响因子:0.1022011年第五期(19-24)。
7)吕韶钧,2011年,“激活民族体育的文化记忆” 《中国体育报》理论前沿,2011916日。
8)张艳霞;张巍;吕韶钧,2012年,“构建跳绳大众锻炼等级标准的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复合影响因子:0.971;综合影响因子:0.5512012年第十一期(135-140)。
9)张明庭;武冬;吕韶钧,2012年,“全国武术健身操“功夫青春”的创编与实践”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复合影响因子:0.971;综合影响因子:0.5512012年第三期(108-112)。
10)吕韶钧,2013年“山岳文化的认同与民族精神的纽带”《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复合影响因子:0.330;综合影响因子:0.1392013年第一期(94-99)。
3、出版的教材及专著
1)吕韶钧,2007年,北京市精品教材《舞龙运动教程》,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主编。
2)吕韶钧;治雪梅;王天明;王晓芳;刘莉莉,2010年,《全国中小学武术健身操》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
3)吕韶钧,2007年,《小动作大健康》,北京出版社,获2007年度百姓最喜爱的十大健康好书评选第8位,独著。
4)吕韶钧,2010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中国功夫》江苏古吴轩出版社,独著。
5)《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参编。
6)《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参编。
7)《脚斗士运动》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年,参编。
8)《民族传统体育集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年,参编。
9)全国高校教材《民族民间体育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参编。
10)《北京社会科学普及讲座集萃》20102011年解放军出版社,参编。
4、学术会议
1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入选论文“HiHiLo对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 ,第一作者。
22011端午习俗国际学术研讨会(嘉兴)“试论龙舟竞渡文化的精神内涵” 大会主题报告,独立完成。
32011年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舞龙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墙报交流,独立完成。
42012泰山庙会国际论坛“山岳文化认同与民族精神纽带”大会主题报告,独立完成。
52012年“北京文化论坛”首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会议“北京市“传统体育类”非遗项目的发展现状及其思考”,独立完成。
62012年首届中国晋中国际柔力球交流大会柔力球发展论坛“挖掘中国柔力文化,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大会主题报告,独立完成。
5、获奖情况
12008年教育部科技成果奖“运动员个性化低氧训练研究与应用”第8完成人。
2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民族民间体育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第一完成人。
32008年北京体育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民族民间体育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第一完成人。
42008年北京体育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建立民族体育基地,培养民族体育人才”第二完成人。
52008年北京体育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武术(长拳)普修课程创新---大纲、教材、教法改革与应用”第三完成人。

62008年北京体育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武术(棍术)普修课教材、教法创新与应用”第三完成人。
吕韶钧:

 
 
科研成果
参加过《舞龙运动教材》、《中国武术大百科全书》、《中国武术段位制教材》、《全国武术馆校教材》、《武术理论基础》、《全国中等体育学校武术教材》、《健身太极剑》、《看图学太极系列丛书》以及《24式太极拳提高捷径》等教材和书籍的编写工作,特别是《舞龙运动教材》,更是填补了龙狮运动学科理论研究的国内空白。
一篇论文入选1998年第十三届亚运会体育科学大会;两篇论文入选2000年第二十七届悉尼奥林匹克体育科学大会;三篇论文入选2000年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一篇论文获得2003国际武术论文报告会一等奖;在全国核心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并参与的省部级多项课题,其中,完成4项国家级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0余部;发表专著及教材11部,其中独著2部,主编9部;参与学术会议6次,其中独立完成5项会议报告。
1、完成的国家级课题
12008奥运攻关课题“散打运动员在保持最佳竞技状态下减控体重的方案”课题负责人(批准号:06080
2)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健身气功辅导人员资质评价体系的研究”课题负责人(项目编号:849SS05112
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8年奥运会后我国区域社会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第三作者(批准号:08BTY014
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我国民族民间体育的文化本源及当代诉求问题研究”课题负责人(批准号为:10BTY014
2、发表的学术论文
1)吕韶钧、竺玉明:2007年、“从科学自然观的形成,看中西方身体训练的差异”《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复合影响因子:0.971;综合影响因子:0.5512007年第四期(552-554)。
2)吕韶钧“民间舞狮习俗与中国传统文化探微”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复合影响因子:0.971;综合影响因子:0.5512008年第十期。
3)彭芳、吕韶钧、孙富强:2009年,“武术拳种的理论阐释”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复合影响因子:0.971;综合影响因子:0.5512009年第十期(29-31)。
4)吕韶钧;陈国荣;竺玉明;朱瑞琪;王瑜;段全伟:2010年,“高住高训低练对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复合影响因子:0.971;综合影响因子:0.5512010年第四期(56-59)。
5)吕韶钧,2010,“中国民间舞狮习俗的文化观照” 《民间文化论坛》(复合影响因子:0.560;综合影响因子:0.3012010年第三期(68-75)。
6)吕韶钧,2011年,“试论龙舟竞渡文化的精神内涵”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复合影响因子:0.246;综合影响因子:0.1022011年第五期(19-24)。
7)吕韶钧,2011年,“激活民族体育的文化记忆” 《中国体育报》理论前沿,2011916日。
8)张艳霞;张巍;吕韶钧,2012年,“构建跳绳大众锻炼等级标准的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复合影响因子:0.971;综合影响因子:0.5512012年第十一期(135-140)。
9)张明庭;武冬;吕韶钧,2012年,“全国武术健身操“功夫青春”的创编与实践”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复合影响因子:0.971;综合影响因子:0.5512012年第三期(108-112)。
10)吕韶钧,2013年“山岳文化的认同与民族精神的纽带”《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复合影响因子:0.330;综合影响因子:0.1392013年第一期(94-99)。
3、出版的教材及专著
1)吕韶钧,2007年,北京市精品教材《舞龙运动教程》,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主编。
2)吕韶钧;治雪梅;王天明;王晓芳;刘莉莉,2010年,《全国中小学武术健身操》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
3)吕韶钧,2007年,《小动作大健康》,北京出版社,获2007年度百姓最喜爱的十大健康好书评选第8位,独著。
4)吕韶钧,2010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中国功夫》江苏古吴轩出版社,独著。
5)《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参编。
6)《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参编。
7)《脚斗士运动》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年,参编。
8)《民族传统体育集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年,参编。
9)全国高校教材《民族民间体育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参编。
10)《北京社会科学普及讲座集萃》20102011年解放军出版社,参编。
4、学术会议
1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入选论文“HiHiLo对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 ,第一作者。
22011端午习俗国际学术研讨会(嘉兴)“试论龙舟竞渡文化的精神内涵” 大会主题报告,独立完成。
32011年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舞龙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墙报交流,独立完成。
42012泰山庙会国际论坛“山岳文化认同与民族精神纽带”大会主题报告,独立完成。
52012年“北京文化论坛”首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会议“北京市“传统体育类”非遗项目的发展现状及其思考”,独立完成。
62012年首届中国晋中国际柔力球交流大会柔力球发展论坛“挖掘中国柔力文化,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大会主题报告,独立完成。
5、获奖情况
12008年教育部科技成果奖“运动员个性化低氧训练研究与应用”第8完成人。
2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民族民间体育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第一完成人。
32008年北京体育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民族民间体育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第一完成人。
42008年北京体育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建立民族体育基地,培养民族体育人才”第二完成人。
52008年北京体育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武术(长拳)普修课程创新---大纲、教材、教法改革与应用”第三完成人。
62008年北京体育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武术(棍术)普修课教材、教法创新与应用”第三完成人。